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动力。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聆听轰鸣的机械声、观摩自动化高效生产车间的运作,共同见证锐意进取的山东在现代化工业道路上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是主体,工业强,企业一定强。需要坚持抓大育小,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企业体系,以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等为着力点,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新型显示是青岛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近年来,青岛先后引进京东方、融合光电等一批引领性项目,通过建设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2024年上半年,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内规上工业公司实现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3%,新储备重点项目近30个、总投资近1800亿元。青岛新型显示迎来由“跟跑”到“领跑”的新发展。
日前,经济导报记者来到青岛市黄岛区王台街道走访,这里正是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区的所在地,产业园区内的青岛灿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灿恒光电”)新建的厂区拔地而起,厂区中一批新产品正在打包入箱,准备发往下游厂家。
“灿恒光电是一家集背光源、模切、冲压件及塑胶件设计、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企业。距离厂区不过千米,就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单体工厂——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灿恒光电主要服务于这一个项目,提供配套产品。”灿恒光电项目负责人欧阳德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生产的PCS条,相当于显示屏幕的驱动,一天一条线片的速度都需要加快进度赶工期。
为了配合京东方的生产,灿恒光点采取边安装、边调试、边生产的模式,尽力压缩时间,保证各条产线及时投产运行。“除SMT贴片生产线外,将加快背光源、冲压件及塑胶件等产线的生产进度,更好助力京东方实现生产目标。”欧阳德表示。
用产业集群的合力实现产业突破和引领,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挂牌成立以来,园区通过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聚力项目引建、要素保障和产业培强,在新型显示产业图谱上的显示度不断的提高。一批国内外知名产业龙头,近30家京东方上下游配套厂商在青岛集聚,真正凸显了“屏”实力。
面对国内外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数智化”转型慢慢的变成为许多企业变中寻机、难中求进的最优选择。焊接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加工手段,成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的关键环节,为新型工业化的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需求提供关键技术。
“奥太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云系统,可实现从企业资源计划承接分配到车间的生产订单,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管理及控制、焊后质量检验并形成完整的产品完工资料,与企业的MES、ERP等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完善公司制作环节信息化建设。”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杰在受访时介绍,设备展板可实时监测每台设备状态,掌握每台设备工作详情。
在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业焊割设备、机器人焊割系统、自动化焊割装备和智能焊接云系统及其应用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于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机械、钢构、冶金、石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我们服务的多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一家广东的企业,他们车间内有不一样的品牌的焊机,要解决所有品牌、类型焊机的联网问题。从硬件方面,我们对现场采用奥太专用焊接联网设备做改造,实现多品牌焊机入网,设备具备了较强的抗干采集数据准确性特点。从软件方面,大屏可视化展示,建立完善的产品化数字工艺档案,规范的焊接生产信息化流程体系。”张杰介绍,2005年迄今,奥太逆变焊机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产销量始终是国内工业用逆变焊机的标杆,为焊接行业制定出了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今年5月,由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市历下区支持共建,浪潮云洲承建、管理和运营的全国首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放运营。该中心通过“数字化”的问诊把脉和“看得见、算得清”的看样学样,帮助中小企业对标对表、发现不足;通过场景体验、套餐推荐,帮企业找到转型需要的产品服务,明确路径方法;通过要素保障、工业适配、人才实训,帮企业找政策、找资金、找人才,进而实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水平发展。
从浪潮集团、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歌尔集团,到神思电子、海信集团、中车四方……一家家企业正在为未来产业发力蓄能,走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未来之路。山东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一道改革命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山东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上用实劲,努力成为北方地区重要增长极。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范玉波表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山东应以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契机,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慢慢地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是高水平发展的加速器。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将成为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对此,山东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工程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加紧研究出台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前沿技术攻关项目20项左右,加快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打造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潍坊元宇宙产业园、烟台东方航天港等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
2023年,山东规上工业增长值增长7.1%,工业利润增长24.4%,工业技改投资提高9.4%,能耗强度下降5.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0%,为新型工业化注入了新动能新优势。
范玉波表示,把握山东工业技术进步特点,山东工业发展需要更加多的原始创新。“山东的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居多,隐含了更多科学原理和隐性知识,对技术进步要求更高,需要更为长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范玉波建议,山东应通过场景化方式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
关于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范玉波表示,山东可大力推动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为契机,聚焦元宇宙、核能、氢能、基因和细胞诊疗、空天信息、深海极地开发、脑机结合、量子信息等领域,着力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推进创新突破和融合应用。同时,进一步支持国家级高新区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基础前沿领域的研发合作,强化未来产业技术源头供给,面向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性部署一批未来产业。(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